柑普茶之美 究竟美在哪裡?
柑普茶之美 究竟美在哪裡?
一、產地之美
柑普茶以雲南普洱茶和新會柑精製而成,產自雲廣兩地的普洱茶和新會柑,被譽為兩大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雲南擁有適合高品質茶葉生存的良好的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環境、水環境、森林環境等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奠定了普洱茶的品質;而新會地理條件獨特,這裡兩江匯聚,鹹淡交界,形成以銀洲湖兩面岸為核心的潭江兩岸沖積平原帶,這一帶土地肥沃正是柑桔的最適宜栽培區。柑普茶作為兩者的結合產物,理所應當的富有雲廣兩地「產地之美」的優勢與盛名。
二、原料之美
普洱茶和新會柑不僅是加工製作柑普茶的兩大原料,更是決定柑普茶品質的基礎。早期柑普茶多來自新會當地小作坊、小商戶加工而成,對於普洱茶品質了解不多,在選擇上則以品質較差普洱茶熟茶為主,製作出來的柑普茶品質較差,大多被當地人拿來自飲或以「新會特產」的形式街頭售賣。而今,隨著柑普茶產業的發展與傳統茶企對柑普茶的重視,不少企業在選料上更是嚴控產地與品質。像去年在柑普茶行業中成功出線的很多廠家,憑藉自身在熟茶領域的積累與創新,以「春茶發酵的熟茶+新會核心茶區的柑」為原料製作的柑普茶也刷新了柑普茶產品的「原料之美」。
三、工藝之美
柑普茶發展至今,也有百年歷史,無論是羅天池的巧合之作,還是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所提到的柑皮煮茶,都印證了柑普茶的發展歷程。從傳統的生曬、柴燒工藝發展到現代的烘焙、風乾工藝製作的柑普茶存在著柑果香氣不顯、茶湯入口晦澀、有些根本不適合現飲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不少茶企在工藝改良上更是造詣不凡,不僅解決了現做現喝的難點,也保證了柑普茶的後期陳化價值。工藝的革新與改良不僅是柑普茶產業發展史上的進步,更是企業立足於市場關鍵。
四、功效之美
對於喜愛熟茶的朋友來說熟茶的功效早已清楚,而對於有著「千年人參,百年陳皮」之稱新會柑來說,在藥用上柑皮有理氣、健胃、燥濕、祛痰的功效,而且是越陳越好,廣東人早已把她運用於粵菜調味、湯羹燉品、糖水、粥品之中。而柑普茶,集合了新會柑皮與雲南普洱兩者的優點,具有健脾養胃、化痰止咳、降脂減肥以及抗動脈硬化、抗衰老等功效外,更是潤肺、解酒、解煙毒、美容、瘦身、抗霧霾的首選佳品。
五、口感之美
柑普茶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普洱茶派生產品,融合了新會柑清醇的果香味和雲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讓柑皮(即陳皮)與茶葉相互吸收精華,形成了風味獨特、口感一絕的柑普茶。沸水衝下去,新會陳皮香裹攜著濃郁的普洱茶香,令人神清氣爽,一杯入口,頓覺清、爽、滑、甘,又顯普洱茶香與新會柑果香在口中交替變換,遂有此消彼長、相得益彰之滋味。獨特的口感和果香深受熟茶客的者喜愛,也令很多看重熟茶功效卻喝不慣熟茶的茶友們耳目一新,轉而嗜飲柑普茶。很多企業為滿足更多柑普茶愛好的口味之選,在普洱茶和新會柑的選取上做足了功課,例如很多廠家推出的四款大紅柑產品,更是在口感上建立了消費群的區分,豐富了產品類目,突顯了普洱茶和新會柑完美結合後所帶來的「口感之美」。
六、形態之美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的產品有餅、磚、沱以及散裝等形態,與之相比柑普茶的產品形態更顯豐富。有傳統柑果茶形態,是將新鮮採摘的柑果洗凈,掏空果肉,晾乾後將普洱茶填充進去再進行生曬或烘乾等工藝製成了傳統柑果形態的柑普茶,通常根據柑果的成熟度和大小又分為柑仔、青柑、二紅柑、大紅柑,在口感和保健功效上各有不同、兼具特色;有餅茶形態的柑普茶,適合習慣傳統普洱茶餅茶形態的老茶客;也有袋泡茶形態的柑普茶,類似於花草茶的製作方法,將新會陳皮打碎與普洱散茶混合做成袋泡裝形態;還有單泡裝形態的柑普茶,是餅茶形態與袋泡裝的結合產物,既保留了傳統普洱茶壓製成磚的工藝,又實現了方便、快捷適用性廣的功能需求。當然未來還會有其他形態的柑普茶產品,但就目前而言單泡裝形態的柑普茶在包裝形態上稱得上是一場革命性的創新,也將成為柑普茶「形態之美」的明星產品,日前該形態的柑普茶產品已由很多廠家發布上市。
七、前景之美
從2015年九月份以來的柑普茶的火爆,到2016年各大茶葉品牌的入駐、生產。喜愛柑普茶的茶友不難發現,有不少茶企是在今年才開始投資生產的,可見柑普茶市場已進入白熾化階段,不論是新會當地廠商的擴大化生產,還是新晉茶企的投資建廠,都是看到了柑普茶發展前景。近年來普洱茶行業發展的大起大落想必也會給柑普茶發展帶來前進的動力與參考價值,相信各大茶企的進駐也會在柑普茶品質與口感等方面做出革新與改進,全面提升柑普茶質量和原料等級,爭做精品企業,勇做產業先鋒。也許在將來各大茶企或以柑普茶(目前柑普茶均以熟茶為填充茶)產品為例,深化普洱茶和新會柑產品的研發。不管是企業的入駐,還是產品的深度研發,或是消費者需求的擴大,以目前的格局來看,柑普茶產業將持續火爆,是以往發展中所不能相比的「前景之美」。(作者:一把茶刀闖江湖)
下一篇:柑普茶越來越受歡迎的四大因素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精選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