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閣下來到 香港中樂號
滾動資訊:
所在的位置:首頁 > 普洱江湖 > 普洱茶文化

我的易武印象—古董茶與易武正山

來源:網絡作者:知樂茶業 時間:2018-01-12 18:47:00
我要投稿 字體大小【

 

陳智同:我的<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印象—古董茶與正山

導讀:作者“陳智同”是《深邃的七子世界》作者,西雙版納州茶産業顧問,版納經典名人,第一屆至第五屆國際印級茶會主講人,茶藝、普洱壺藝顧問兼專欄作家。

我個人認爲現今易武山的行情,源自于新的原料來源與新的生态。刮風寨與國有林的茶葉之所以會成爲今日易武的龍頭,主要還是因爲原始條件優于現在的漢寨。其實早在易武曼撒一帶,就一直有資料記載指明,在曼撒一帶保存有幾十畝樹圍超過一?五米,樹高達廿米左右的人工栽培型茶園,相傳爲濮人所種,直到清乾隆初年開始,漢人進易武,開發新茶園、改造老茶園,以漢人種茶的觀念在易武開辟了最适合茶葉生長的茶地,并開山立寨,這也是漢寨的由來。自一九一八年之後逐步達到巅峰,茶葉主銷萊州及香港,也做一些邊銷茶,例如緊茶,制作的茶餅曾經上貢朝廷,奠定易武百年的傳奇。

許多的私人商号也在民國時期發展,較大的有同慶号(劉葵光)、同昌号(黃備武)、乾利貞(袁謙祿)、同興号(向質卿)、泰來祥(黃衛中)、福元昌(餘福生)等都是流傳至今、動辄價格數十萬的商号。這些令後世玩家神往的茶品,原料多半來自漢寨,足見當年漢寨的原料,必然與現今的原料在品質上有差異。

以福元昌号來說,其舊址位于易武老鎮,其選用的原料應該來自現今麻黑、落水洞一帶,從易武鎮到麻黑、落水洞這十幾公裏的沿線,便是當年的正山。從品飲福元昌号的經驗來看,除了古董茶帶的藥樟香之外,其易武特有的酪酸,依舊保留得十分完整,喉韻中上,香氣特征不明顯,與落水洞的原料表現接近。

從保存狀況良好的福元昌餅茶來看,許多碩長的條索足證面料并非春茶,可以看出福元昌号使用原料在時間上的多元性。既然時間具有多元性,那麽地點也必然具有多樣性。以現今易武的溫度及全球暖化的條件,春尖及秋尾茶的條索,尚有短小韻重的特色,更何況一百多年前的易武,溫度必然遠低于現今,所以福元昌号會出現這樣的條索,其所使用的原料在時間上,必然不局限于春尖、秋尾,應該有使用到條索較長的春尾茶或秋初茶。

陳智同:我的<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印象—古董茶與正山

雖然在古董茶很多的标示上,都有采辦春尖之說,但這樣的條索在現今不會是春尖,更遑論一百年前的易武,所以我認爲純料這個概念至少在福元昌号不會出現。我們隻要把福元昌拆散之後,觀察其條索的差異,就可知道其收料的跨期大概有多長。有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很正常,我們不能期望當年的馬幫可以像今日的火車一樣随時來随時走,所以在運輸不便的條件之下,收料的跨期較長也可以理解。

我在很多的記載上看到對收料時間的強調,卻沒有對收料地點精确的說明,以現在的純料觀點來看,易武正山的觀念太模糊,應該以山頭來做爲純料的地點說明較爲合理。我也沒見到當年香港對普洱茶的要求是以山頭的純料做爲品質的要求,所以我們也可以了解純料應該是新的觀念,那到底純料的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其實這問題也很容易理解,自從2004年開始,班章和易武的原料開始崛起後,價格一支獨秀,還是一句老話,易武的概念太模糊,因爲易武包含了太多的山頭,與班章隻有一個寨子的觀念并不相同,所以在2004年的時候,易武并沒有辦法像班章一樣火爆,直到刮風寨和國有林崛起後,價格才逐漸走揚。

所以我認爲純料的概念來自于班章,因爲隻有強調純料才能讓消費者認同高價,更重要的一點是班章的數量太少,假的班章太多,純料成了消費者的唯一要求。山頭的不斷崛起,造成很多個性化的行銷,例如今日的茶王樹寨、彎弓寨、同慶河,都慢慢地走向純料的訴求,這也是原料逐步高價化的趨勢使然。

陳智同:我的<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印象—古董茶與正山

爲什麽當年創造古董茶傳奇的漢寨在今日無法成爲易武的龍頭?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漢寨的管理太好,在制作上重形和不重味,茶樹普遍矮化,摘采數量過多,使得滋味下降。更重要的是小樹茶在漢寨也十分地普遍,這也是漢寨品質走下坡的原因。

我認爲如果以一百年前漢寨的生态條件,無論是麻黑、落水洞、易比、大漆樹、高山,也會有相當出色的表現,再加上我親自踏勘過這些漢寨,漢人在選擇茶地的觀念十分合理,無論在日照系數及茶樹的分布上,都具有傳統技術的概念。現在隻有在氣候發生旱象的時候,或者是茶葉發生短銷的時候,漢寨的品質才會展現當年的風貌,所以漢寨現今的狀況,人爲因素占大多數。

我常說漢寨的管理太好,這種現象在法國的梅铎,也是存在的,隻是法國的管理是着重品質的管理,并不完全被巿場供需所左右,也不在數量上求成長。在法國澆灌葡萄樹是犯法的,很多的葡萄園甚至用塑膠布覆蓋在園地上,保持微旱的狀況,這與現今易武追求數量的管理方法大不相同,一樣的管理,結果大相迳庭。

漢寨未來的發展,可能要等巿場成熟後才可能發生轉變。我要說的是,傜寨之所以在現今較漢寨火熱,最主要還是由于管理較少,再加上雜生林中茶樹的分布太散,天生天養,不具備管理的條件,很多自然生長的茶樹并非長在最佳的位置上,日照系數較弱;再加上傜族的制茶技術穩定性遠不如漢寨,在客觀的條件上遠不如一百年前漢寨的觀念,但由于摘采數量較少,滋味和口感都遠優于漢寨,才形成今日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傜寨的開發時間遠比漢寨還要早,摘采的難度也較大,在早期實在沒有開發的必要,漢寨的衰退給傜寨提供了條件,這也是我們許多喜歡易武茶的茶人所必需要思考的。

陳智同:我的<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印象—古董茶與正山

所以我認爲,雜生林的觀念符合《茶經》一書的記載,未來像同慶河這樣的國有林必然會成爲焦點。我們今日在選擇收料時間的嚴格性,并不遜于一百年前的古董茶,在地點的選擇上,其生态的狀況也不遜于一百年前的古董茶,我認爲我們是有機會制作出在品質上和觀念上勝于古董茶的茶品,這還是取決于制茶人的執着及對品質的追求。收料制茶需要理想性,沒有理想與堅持,便很難做出滋味十分優越的茶品,如果想要賺錢,我認爲販賣大貨更快。

百年傳奇并不孤獨,有待後人來重現。最後又兩句黃埔軍校當年的對聯來互勉:「升官發财請到别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傳奇在前,理想在後,讓我們一起共同追夢。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

最新更新

中樂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成立於香港,專注於古樹普洱茶的製作與推廣。創始人希

2024/09/30

中樂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成立於香港,專注於古樹普洱茶的製作與推廣。創始人希

2024/09/30

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

2022/10/31

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

2022/10/31

古樹茶關於.古樹茶联系.古樹茶留言.古樹茶網站地圖古樹茶.FB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51號
联系电话:+852-2374 6188
WhatsApp:+852-92356000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建設路1046號4樓025A
联系电话:13612850510
©2003-2024 香港中樂號茶莊 版權所有

  • 高级评茶员个人号
    微信扫码关注

  • 知樂茶学院服务号
    微信扫码关注

  • 知樂茶学院订阅号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