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新古六大茶山
西雙版納新古六大茶山,
他們分別是:
新六大茶山:
1.南糯古茶山:地屬猛海縣格朗和鄉,東距景洪市20多公里,海拔1700多米,已有1700多年種茶歷史,現居住居民以哈尼族為主。民國初年,瀾滄江以南的車(裡)佛(海)南(嶠)茶區逐漸成為普洱茶中心產地,南糯古茶山與佛海(猛海前稱)茶廠一道迅速享譽天下。南糯山茶園總面積21600多畝,其中古茶園有12000畝,最為完善的是竹林寨、半坡老寨。南糯山半坡老寨有800樹齡的人工栽培型茶樹王。南糯山在西雙版納是生態環境較好的一座古茶山。
2.布朗古茶山:是我國唯一布朗族民族鄉,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區之一。布朗山位於滇南邊陲猛海縣中緬邊境,東與景洪市猛龍鎮交界,南和西與緬甸接壤,西北連打洛鎮,東北連猛混鎮。海拔在535——2082之間,是滇南最為地廣人稀的邊境民族鄉。布朗族是雲南最早種茶的民族——古濮人,他們善於種茶,寨遷到哪裡,他們就在那裡種茶。布朗族遷徙到布朗山的歷史和植茶史迄今已有近千年。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龍等寨子的古茶園。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種茶歷史已有900多年。
3.帕沙古茶山:位於格朗和鄉南面,距離猛海縣城30多公里。帕沙村委會轄5個哈尼族寨子,每個寨子都有大片古茶園,帕沙村的古茶園是版納古茶山中整體樹冠最大的一片古茶園。帕沙古茶園大樹成片,都未曾矮化過,老寨茶王樹樹幹幹圍2米,高約10米,在版納古茶樹實屬少見。
4.賀開古茶山:位於猛海縣猛混鎮西南面。拉祜族是主要居住居民,賀開古茶園主要分佈在曼邁、曼囡、曼弄老寨、曼弄新村的拉祜族寨子,賀開古茶園也是在西雙版納州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茶園,大茶樹比比皆是,觀賞價值極高。
5.猛宋古茶山:位於猛海縣城東部,東與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鄉,西南接猛海鎮,北為猛阿鎮。猛海境內老茶園分部點多分佈在大安、南本、保塘、壩檬、大曼呂、納卡,是猛海縣最古老的茶區之一,全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擁有茶園面積3.3萬畝,古茶園3800畝,主要居住居民是拉祜族。在猛宋鄉不遠的保塘舊寨,有猛宋茶山最古老的茶樹。猛宋茶山北邊有西雙版納最高的山峰——滑竹梁子,海拔2240米。納卡拉祜族寨古茶園出產的大數茶茶香高飄,在西雙版納久負盛名。
6.巴達古茶山:位於猛海縣南部與緬甸接壤,古茶區面積包括猛海縣巴達、西定兩個山區鄉的古茶樹分別區域,原為章朗西定兩鄉,現合併為西定鄉。兩鄉土地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為哈尼、布朗、拉祜少數民族聚居山鄉。巴達古茶山擁有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兩大資源。野生茶樹群落分別在古樹參天、藤蔓攀附、物種豐富的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為大理茶種。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樹王』就生長在這個群落裡。同一山區還分佈有3451畝栽培型古茶園資源。巴達山古茶園最多的寨子是章朗,據記載,章朗寨有1400多年歷史。
古六大茶山:
1.革登茶山:位於象明鄉西北部,茶園主要在新發、新酒房、直蚌等村寨。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聞名。革登茶山位於孔明山下,茶屬大葉種型,因茶芽粗壯,滿披銀茸,明間稱之為『大白菜』。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西元1769——1850年),八角樹寨有株茶王樹,光春茶就能收幹茶一擔。革登山祭祀古茶樹的碑石到處都是隨處可見,足以證明茶農對古茶王樹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告誡後人古茶樹確需保護!
2.莽枝茶山:位於蠻磚茶山西北面,與革登茶山相連,與孔明山遙遙相望。茶園主要分佈在秧林、紅土坡、安樂、小曼丫等老村寨。莽枝茶山傳說是諸葛亮埋銅鑼之地,故名。從象明鄉越架布河,過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積範圍不大,但茶葉品質較好、味美!明、清時期茶山興旺,茶葉年產量達萬擔之多。從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興旺發達景象。該碑立於乾隆十一年冬(西元1746年)。
3.倚邦茶山:傣語稱『磨臘』倚邦,即茶井之意,是多民族的高山區。倚邦茶山位於猛臘最北部,南連蠻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東望易武茶山,茶區包括倚邦、曼拱、習崆、架布、曼松等茶山。明代到清光緒年間,倚邦一直為六大茶山到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朝為了加強對茶山的管理和貢茶的運送,于道光25年從昆明經思茅至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嶺中修築了一條由石板鑲成的運茶馬道,寬約2米,長達數百公里。
4.易武茶山:位於猛臘縣易武鄉,緊接老撾邊境。是江內古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茶山。易武茶山茶園眾多,南部有易比、三合社、易田、高山、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張家灣等,最東邊是臨近老撾邊境的颳風寨。易武茶山種茶歷史悠久,茶農種茶制茶經驗豐富,到十九世紀,易武茶山日漸興旺,光茶號就有十幾家。易武茶山的前身是曼撒茶山,後曼撒茶山衰落,中心遷往易武。所以清朝前期中期史書列六大茶山時,只列『曼撒』而後書籍又列為『易武』。
5.蠻磚茶山:位於象明山以南野象山旁,磨者河畔,歷史上年產茶萬擔以上,大都運往易武加工、銷售。蠻磚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現今保存得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規則地散佈在原始密林中,經茶農精心管理,至今仍年產茶萬擔之多。曼莊曾經是蠻磚茶山的中心,據乾隆年代留下的碑文記載,曼莊大寨寨乾隆初年的住戶就在300戶以上,並最早記錄了『蠻磚為六大茶山之一』。
6.攸樂茶山:攸樂茶山位於景洪市基諾鄉境內,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東北與莽枝茶山為鄰,西南接小猛養、猛罕和猛寬三個壩子,攸樂茶山主要居住民族是基諾族,古茶園分佈在龍帕村、巴來村等。攸樂茶山歷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攸樂山種茶,年代久遠,相傳茶是孔明遺種,故尊奉孔明為茶祖。雍正年間普洱府成立,清政府在茨通修築攸樂城,並設立攸樂同知,成為當時的滇南重鎮。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精選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