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沙 帕沙古樹茶--愛伲族的驕傲
帕沙古樹茶--愛伲族的驕傲
帕沙的基本情況:
帕沙在格朗和境内帕沙茶山在格朗和鄉境内,格朗和爲哈尼語,意爲幸福、吉祥,這個幸福吉祥的地方最高的山是路南山,山下有一個很美的壩子,格朗和鄉政府便在這裏。帕沙距格朗呵和鄉政府6公裏左右。鄉政府大樓後面有一個清碧如玉的小湖,這就是聞名遐迩的黑龍潭,愛尼語稱糯朗。湖的南岸是一個很大的傣族寨,以前是竹樓,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傣族同胞都蓋起了樓房。
傣族寨後面,壩子盡頭是一條高高的如屏障一樣的大山,那就是帕沙山,五個哈尼族寨子分布在半山腰。帕沙山很大,綿延10多公裏,北接蘇湖,西接勐混鎮的賀開,東與景洪市小街鄉接壤,帕沙在行政區劃上是一個村委會,轄5個哈尼族寨,主要是老寨、中寨、下新寨、上新寨(上新寨和下新寨統稱爲新寨)還有兩個小寨是南幹和老端。最大的寨子是帕沙中寨有兩百多戶人家,最小的老端也有30多戶,各個寨子相距1公裏左右(除南幹和老端)寨與寨之間能互喊對望,帕沙古茶面積大,無論老寨、中寨、新寨、上新寨,寨寨都有古茶園,古茶園将5個寨子相接相連,有不少大茶樹就屹立在寨子中間,老寨有棵茶王樹樹圍已達2.1米,被雲南省茶科所命名爲帕沙1号。帕沙古樹茶——愛尼人的驕傲
帕沙老寨有條古道通往賀開茶山的邦盆寨,順着這條古道行走兩個小時也走不出古茶園,帕沙古樹茶園和賀開山的邦盆和布朗山的班章都是相連的。帕沙的古茶樹長勢很好,繁茂蔥綠、葉面光亮,枝杆很高,一派大喬木的勢貌。哈尼人古時沒有矮化茶樹的習慣。所以一直保持着古樹茶的長勢。
帕沙離勐海縣城35公裏,在勐海縣格朗和鄉與勐混鎮及景洪市小街鄉交界的大山上,無論是去景洪還是下勐海都不容易,過去與外界接觸很少,因而哈尼族傳統文化保存較好,寨子裏都是欄杆是木樓,平時都用名族話交流
帕沙老寨究竟有多少年的曆史找不到史料,但據老人們說:以前哈尼族寨子住戶達到100戶左右便要分新寨,因此我們的寨子都是從老寨分出來的,連布朗山的班章老寨也是由帕沙遷出,一個寨擴大成七八個寨,人口增加了近10倍,在古代生産力極端低下的情況下,這一過程不是二三百年所能完成的,根據帕沙古茶園面積和茶樹大小年代分析,帕沙老寨的曆史應該不低于500年。
帕沙茶的特點: 稍苦、苦後回甘快、舌下有生津、新茶較鮮、微澀化得快。水路較細、順口、滑、爽、醇厚、很有層次感。
上一篇:帕沙古樹茶簡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