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的演变
茶,古詩詞中的南方嘉木,漢族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直到現在,中國依然還有以茶代禮的風俗。三皇五帝時代的神農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傳,黃帝則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繽紛呈現,對同一物,有多稱呼,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如:荈詫、瓜蘆木、荈、皋蘆、檟、荼、茗、茶。"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茶經》的廣為流傳,使得“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傳延至今。
多民族的中國,因方言的原因,同樣的“茶”字,在發音上也有差異。如:福州發音為:ta;廈門、汕頭發音為:de;長江流域及華北各地發音為:chai、zhou、cha等。
少數民族的發音差別較大,如:傣族發音為:a;貴州苗族發音為:chu、a。
世界各國對茶的稱謂,大多是由中國茶葉輸出地區人民的語音轉化過去的。如日語的“チセ”和印度語對茶的讀音都與“茶”的原音很接近。俄語的“чай”與我國北方茶葉的發音相近似。 英文中的“ea”、法文的“he”、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hea”均是照廣東、福建沿海地區的發音轉化的。從茶字的演變與確立,到世界各地的有關茶的讀音,又一次佐證,茶源自中國。
上一篇:茶字的起源與演變
下一篇:茶字形、音、義的演變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精選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