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曼松古樹茶,曼松普洱茶--沒落的皇族
想必,當年皇兒爺選茶,也像選妃一樣的光景和規模檔次。于是乎要獵奇一個問題:除了龍井白茶最受寵幸,皇帝到底愛哪一山的普洱?
往往在野史中才有天子最爛漫的情愛故事。那麽,讓我們回到鮮爲人知的曆史,去找找皇帝最愛的茶吧!
話說明代成化年間,一位不知名的地方官員爲得到升遷,選遍“六大茶山”各寨之茶,最後因曼松茶色香味更勝一籌,而且具有受水沖泡直立不倒之神奇靈性而被選中。他購買了一批該地精制的“神茶”分爲兩份,一份贈予一位宮中權貴,另一份由該權貴轉獻給當時的憲宗皇帝。憲宗皇帝品過此茶贊不絕口,當即确定爲朝廷專用“貢茶”。
倚邦茶山從此赫赫有名,曼松寨因“年解貢茶100擔”而聲譽遠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政府修築了一條從昆明經普洱至倚邦、易武茶山的運茶馬道,至今我們還能在雜草叢中看到深深淺淺的馬蹄印迹,遙想馬幫鈴響,茶香遠溢,昨日的輝煌可窺一斑。這當中,便有些奇人奇事流傳下來,爲古貢茶的往昔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明代的曼松貢茶,産量遠不能滿足朝廷需求。明王朝爲就近管理茶業,命倚邦土著民族葉氏爲土司,專門負責 “曼松貢茶”的生産加工。葉氏又任命曼松寨頭人李氏具體負責該項事務。李氏通過幾年努力,将貢茶山田發展到相當的規模。精工細作的貢茶逐漸運獻到宮中,想那明憲宗也是個茶癡,面對滿席茶宴興奮不已,一時間,揮毫禦賜李氏“貢茶王”稱号,并授予正頂部刻有其大印的“瑞貢天朝”大匾。皇帝賜匾給一個做茶的人,也是件稀奇的事,然而更稀奇的是,此匾從京城逐級換騾馬馱運至曼松李氏家址,竟馱死了八匹騾馬!
天地一芽乎,多少财命可堪載!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曼松茶大富大貴大起大落的運數。
果然,倚邦茶山紅極一時。明末清初時,曼松寨的古樹茶園被定爲皇家茶園,采辦期間,所有商人不得入山。到了清朝,一個叫曹當齋的人成爲倚邦的統治者,這一段是曼松茶最爲輝煌的曆史。每年二月,茶葉萌芽時,曼松頭人受命采辦貢茶,貢茶分爲芽茶、蕊茶、女兒茶。采茶地共有3片:曼松的王子山、背陰山,以及曼臘寨。今日之勐臘縣象明鄉八總寨曼松新村王子山,即所謂“正山”是也。
據《版納文史資料選輯》記載:“曆史上皇帝令茶山要向朝廷納一項茶葉,稱之貢茶。年約百擔之多,都全靠人背馬馱運至昆明……史上昆明市設有曼松茶鋪号,其價值比一般的高,故貢茶指名全要曼松茶,各山茶民均得出款統一購賣曼松茶葉交納上貢,造成五山茶民的很大負擔”······
曼松茶到底好在哪裏?爲何如此之名貴?僅僅因爲它是能“站立”的普洱茶嗎?
沒有喝過最正宗之曼松茶者,是永遠無法知道謎底的。
最近,茶友林君親自走訪倚邦古茶山,在曼松當地人帶領下尋得王子山後山幾十棵古茶樹。這幾十棵古樹上的茶,既不是七十年代末種下的“人民公社曼松”,也不是最近五六年用曼松古貢茶籽育苗種的小樹曼松,乃是地地道道的純種曼松古樹茶。此茶每年春天的産量不到四十公斤,我等有幸得之一品,享受了皇帝老兒的待遇。遺憾的是,竟未能對曼松茶盡述一二。比之有人對曼松茶神乎其神的神侃,曼松茶本身,其實是悲哀寂寞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好茶卻各有各的好。因了曼松茶過于離奇坎坷的身世,我們在品飲的時候,常常賦予它許多物質感官之外的内心感受,因此而使得一茶萬分神秘了。
曼松茶就是吸天地之精華的一茶。春芽細嫩飽滿如雀舌,葉片稍小,實非大葉種,然而滋味細膩平和,内涵豐滿,香氣幽遠,韻味深長。綠色的芽葉在陶壺中時而輕歌曼舞,若依若立;時而溫婉安靜,如一葉沉清潭,深不可測。草木皆有靈,我在想:這一葉的前世今生,要麽是那個詩情畫意的閨閣女子落難民間,要麽是那個出身豪門滿腹才情的男子浪迹江湖,終歸,是不凡。
曼松茶與它生長的這座古老茶山一樣,卓爾不群,滄桑跌宕——
回眸曆史,王子山啊王子山,竟然還有這樣慘烈的一遭劫難擺在面前:南明家族逃散時,一位十六歲少年在家仆幫助下,避開官兵追殺,逃往曼松投靠貢茶王之孫。爲掩護少年,貢茶王之孫一家離鄉隐居,被兵匪追殺幾近死光。後來,貢茶王之孫将明世朱家王子埋于曼松山頂,此山便被稱爲“王子山”,那“瑞貢天朝”大匾,在貢茶王孫死前被放火燒毀。曼松茶的輝煌,在一段忠肝義膽的君臣因緣中流轉消散了。而倚邦的在劫難逃,卻是始于一場民族争鬥。1942年,攸樂山民起義攻進了倚邦,戰火将倚邦燒了三天三夜,幾百年築就的古鎮,經日間蕩然無存。
倚邦茶民的蹤迹亦無處可尋。清代末期,由于貢茶任務太緊,除了上貢皇室的100擔外,還要應付其它各級官吏索要的200擔,合計共約300擔,相當于9噸多茶,以曼松王子山方圓8公裏的面積實在難于承受,所以茶農把大多數茶樹砍掉、燒掉,有的家族就此逃難,再也沒有回到曼松村。今天,當年種茶的土著民彜族香唐人早已從曼松老寨遷走,貿茶移民而來的石屏人和四川人想來是不太會種茶的,隻剩下每年不足二百斤的産量,也算是曼松古貢的餘脈吧!
曼松茶成熟葉片葉脈8對,是标準的中葉種。
爲何非大葉種的普洱茶卻更勝一籌?
我想是因爲它内性的中正平和。鵝黃色的茶湯極其養眼,不顯不隐;喝一口,不苦不澀,不寡不淡;茶氣暖足,很是受用。回甘來得也正是時候,并且一甜到底,香氣亦然,香與甜相依相伴,始終如一,很不簡單,讓你留下一點遺憾的機會都沒有。此茶可當真儒士!把中庸緻正的精神内化得如此完美無缺!
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曼松茶曆盡滄桑已然錘煉得寵辱不驚。飲此茶,我們亦當聽中正之音,坐林茹素,往來無白丁······
相勸與諸君,蒼天莫負,一芽莫負,詩茶好年華,且飲且醉。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精選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